说到硅基新材料这个概念,玻璃城人们或许会感觉很陌生,蚌埠但我们生活处处可见它的硅基身影,窗户、新材行业镜子、料力建筑物的擦亮玻璃幕墙……现如今,硅基新材料还被广泛运用于电子信息、资讯新材料、玻璃城新能源领域,蚌埠小到手机、硅基平板、新材行业液晶电视、料力太阳能电池,擦亮大到航天飞机、资讯深海探测器,玻璃城处处离不开它。今天,有着“玻璃城”美誉的蚌埠正用“孕沙成珠”的精力,颠覆人们关于玻璃应用的传统想象。
近年来,蚌埠市把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加快“调转促”,整体化多层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域发展,抓产业集聚、抓龙头牵引、抓协同创新、抓项目带动,“四力齐发”推动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。2016年前三季度,基地实现产值285.4亿元,同比增长18.7%,完成固定资产投入资金57.6亿元,同比增长24.1%,实现税收19.96亿元,同比增长22.1%,达到前三季度序时目标任务。
一看产业集聚力。蚌埠市按照建链、强链、补链的发展思路,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,强化招商引资,有德力中性药用玻璃产业基地、瑞本投入资金集团特种玻璃项目等15个项目签约,总投入资金149.7亿元。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作用进一步凸显,进一步打造形成了以新型显示、太阳能电池和特种玻璃三条产业链为主线,以硅质粉体材料和高等玻璃核心装备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体系。
二看龙头牵引力。前三季度,龙头企业蚌埠玻璃院实现产值34.9亿元,同比增长19.2%;方兴科技、华光光电材料科技、中航三鑫太阳能光电玻璃等企业产值分别达到15.2亿元、14.5亿元、7.5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70.9%、40.9%、10.5%;蚌埠国显科技、北方电子研究院等新增企业跨跃发展,分别实现产值4.5亿元、0.7亿元;新集聚的德力玻璃、豪威科技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,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。
三看协同创新力。提升蚌埠玻璃院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要点实验室、214所MEM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技术攻关水平,0.15毫米较薄浮法电子玻璃工艺产业化关键技术、基于智能汽车的高性能三轴MEMS陀螺仪技术取得阶段性打破,北方电子研究院满足各项参数设计要求的EMCCD器件成功下线,标志着北方电子研究院安徽公司成为国内、大部分国家第三家掌握EMCCD器件制造技术的单位,有效填补蚌埠省乃至全国微电子器件在该领域空白,为实施微光夜视仪整机生产制造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引导支持中国电科41所、凯盛科技和大富机电争创国家企业技术中心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。新建汪槱生、闻邦椿、李廷栋三个院士工作站。积较组建中科院(蚌埠)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孵化中心,要点围绕硅基新材料产业,推动科技成果交易、转化、孵化、产业化。中航三鑫光伏深加工智能化产线试生产成功,填补蚌埠市光伏玻璃行业智能化产线空白。
四看项目带动力。新知科技智能视窗保护屏和显示屏、方兴光电触摸屏柔性镀膜、蚌埠国显液晶显示模组等项目竣工投产;中光电高度触摸屏用保护玻璃、凯盛新能源装备制造等28个项目加速推进;豪威科技交互式电子白板生产制造、大富重工柔性OLED显示模组产业化、480t/d中铝背板玻璃及镀钼等10个项目新开工建设,300MW铜铟镓锡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进展顺利,高铝高碱高度触摸屏用保护玻璃生产线项目主体建成。
当前,各种政策叠加效应正在集中释放。蚌埠市牢牢把握发展机遇,始终坚持问题导向,大力推进区域创新改变试验,以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为载体,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支撑,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,确保到2020年新兴产业产值打破2000亿元,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45%,成为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、一体冲刺全省靠前方阵的重要引擎。